快播:25年30万字记录独生子女时代,陈丹燕创作了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来源:东方网 2022-09-27 08:02:25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9月27日报道:“在我所阅读的图书中,陈丹燕的《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是独一无二的。”作家孙颙表示,陈丹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多年调研的积累和范本,为历史做了一个沉淀,今后这本书会不断被大家提起和阅读。

9月26日下午,陈丹燕《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图书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家、学者以及书中的主人公到现场,展开深入地探讨和交流。


(资料图)

1997年,陈丹燕的第一部报告文学《独生子女宣言》出版,讲述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2022年,她的报告文学《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以下简称《独一无二》)出版。从1996年开始收集资料,到2021年完成,25年过去了。研讨会上,陈丹燕笑言:“开始做调查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做这么久。”

《独一无二》脱胎于《独生子女宣言》,却又完全不同于《独生子女宣言》。这部30万字的著作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990年—1997年:独生子女宣言;2008年—2010年:赤子来了;2016年—2020年: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书中不仅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独生子女的心情实录、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的独生子女志愿者采访故事,也有专家、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在孙颙看来,书中三大部分合在一起,是对于独生子女这几十年一个非常完整的记录,而且是文学性的记录。他记得,当时前去汶川地震采访的陈丹燕主动提出要写独生子女志愿者,“我们原来认为独生子女比较娇滴滴,没有人叫他们去,却都冲到了第一线”。“现在读,依然可以感受到作家的激情,这是有生命体验的调查材料。”孙颙说。

“以非虚构形式,持续20多年写作独生子女的作品非常少。”出版人、作家孙建江表示,“1994年、1995年,陈丹燕在电台与读者互动,随后从上万封信里挑出两百封,做了几十个补充采访。文学的关照让《独一无二》好读、耐读,拥有独特的魅力。”

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0年,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已经超过了1.8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叶文振说:“独生子女是多学科的人口和社会现象,《独一无二》给了我们多维度的画面,真实再现了个体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家庭的真情互动。”他还表示,从独生子女到现在“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我们对于独生子女的婚生结构要给予更多研究与揭示。

“读丹燕老师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有一种特别会心的感觉。”媒体人周轶君表示,自己是70后的独生子女,“这本书像一个树洞,搜集了我们很多共同的特质,但是每个人做出的反应不一样。它代表的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些事情,由于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表现会完全不一样”。她提到书中很多人讲到的孤独感,但每个人对孤独感做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我从小学开始,到一个新的学校,就会找一个地方没有人的地方,那个地方是我的‘洞’。当你想一个人待的时候,你会去到那个地方,后来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习惯。”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湛先从专业角度分析:“陈丹燕建构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沟通的方式,打通了微观与宏观,文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解构的方式。”作为书中的主人公之一,他说:“这本书唤起了我的同情,同情我的同代人。看完后,我愿意去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想想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作家陆梅认为,陈丹燕是中国作家中比较早从事非虚构写作的,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持久见证,以个体的形式自觉参与了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第二部分‘赤子来了’是一份非虚构写作的生动样本。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2010年上海世博会‘小白菜’,陈丹燕和这一代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心灵交汇,这部分的采访和写作真正体现了文学记录时代、人心的力量。第三部分‘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体现了非虚构这一文体的时代价值,陈丹燕及时汲取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充分打开了思想视野,在与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碰撞中,以文学的方式去表现这一变迁中群体的命运。”

“所谓非虚构,我认为这是一种与客体非常密切关联的写作方式,如果仅靠自己的决心、时间,并不能够完成。”陈丹燕提起,2018年,从报纸上看到胡湛所在团队发布的80后独生子女生活方式的跟踪调查报告,“我才发现一直等着的独生子女这一代人长大了,他们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们自己怎么评价这一代人?这是我非常想知道的。”几次访问后,她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不管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观察,还是下一代人对自己的观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可以看到,立场与立场之间的差异,有点像文学里的留白。正是这种差异、变化,上一代人和这一代人就像彼此的镜子,然后看到的是彼此”。

关键词: 独一无二 独生子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