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讯:连续高温来袭,小心情绪“中暑”!四类人易感,精神科医生“支招”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17日报道:今夏上海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持续高温高湿夹击,除了身体面临中暑风险以外,情绪其实也容易“中暑”。
不过,其实“情绪中暑”是一个较为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它本身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诊断术语。嘉会医疗精神科蔡慧中医生分享:“在夏季,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外界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对我们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会显著增强,从而让我们更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情低落等情况。因为下丘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我们体内的多项激素水平息息相关,我们焦虑紧张的状态会和我们的躯体症状产生循环影响的作用。”
也就是说,当我们处在容易焦虑紧张的状态中时,我们的身体也会容易出现头晕、胸闷、气短、血压偏高或偏低、浑身无力等情况,而这些情况也会反过来让我们更容易陷入焦虑紧张的状态中。
“情绪中暑”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资料图】
1. 在室外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极易出现疲劳,导致情绪低落。
2. 日常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者,往往由于自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被炎热的外部环境点燃情绪“导火索”后,容易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3. 遇事紧张,情绪波动较大者,由于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感到烦躁不安。
4. 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孩子们尚处于情绪、情感的发育阶段,高温天气更容易诱发他们的冲动行为。
如果你属于易感人群,也不用过分紧张,平时注意作息、饮食和心理等方面的调节,同样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
1. 要尽可能地做到规律作息,减少高温作业,增加午休时间。因为,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对于预防身心中暑十分关键。此外,睡眠不足或质量欠佳,容易引发疲劳和情绪波动,心情也会变得更加急躁。所以,保持正常睡眠的节奏和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在饮食方面应及时补充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和有降温、降火功效的食物及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但也要注意避免进食过多凉性食物而影响胃肠功能。夏季日常膳食要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食物,从而调节体温并改善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中暑。
3. 尽量避免连续长时间的待在空调房内,需要适时地给身体一些调整、透气的机会,比如早晨、傍晚、夜间等可以适当去室外散散步。此外,也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直对着风扇或空调的冷风吹,因为这可能会增加面瘫的风险。
4. 天气越热,心态越需要放平和,减少天气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此外,及时发现自己个性的脆弱之处,遇事冷静、多包容、少生气,保持豁达的心境,这些都有助于预防“情绪中暑”。
医生建议,如果“情绪中暑”的症状较轻,那么通过自我调节,比如呼吸放松、冥想,调整起居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可有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另外,和亲朋好友诉说表达也是很好的疏解方式。但若是症状较为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寻求正规的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 精神科医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