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东方快评丨唤醒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迫在眉睫
(资料图)
今年暑假,市民马女士遇到件烦心事:“孩子作业不写,天天在家刷短视频,怎么说也不听。”为方便家校联系,马女士给即将上初一的孩子买了部新手机,并明确告诉孩子不能下载网络游戏,可没想到孩子对刷短视频上了瘾,一有空就抱着手机,有时连刷3个小时都不停手。
(8月11日《宁波晚报》14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而且目前短视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出来:比如说,孩子们在交谈聊天的时候,张嘴闭嘴就是“某某短视频上说的”;还有的孩子总是“网言网语”,说一起稀奇古怪的话语。短视频对孩子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
孩子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参加体育锻炼。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治理游戏对孩子的危害,有关部门出台了“游戏防沉迷系统”,尽管说“游戏防沉迷系统”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至少眼下来看,通过“游戏防沉迷系统”,确实有效降低了游戏对孩子的侵害。
道理一样,既然越来越多的孩子将短视频作为“娱乐的新选择”,那就不应该让短视频游离于“防沉迷”之外,虽然各家短视频平台都有“青少年模式”,但是“青少年模式”容易被绕开,破解密码、购买账号等绕过技术监管,对孩子们来说并非难事。而且其“青少年模式”是一个选择项,不具有强制性。如此看来,短视频也需要启动青少年“防沉迷”的升级版。
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孩子又没什么分辨能力,其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短视频内容鱼龙混杂,有的还存在价值观的错误,对于尚处于三观建立期的孩子来说,很难不被腐蚀和影响。而且,长期沉浸在短视频里,孩子学习、锻炼身体、接触社会的时间势必也会减少,这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网络时代、读屏时代,我们虽说不可能将孩子“隔离在茧房里”,但对于网络需要合理的接触,需要优质的内容接触。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需要净化短视频的内容,做到不给孩子推荐“不适合孩子观看的短视频”;而作为主管部门则需要启动青少年“短视频防沉迷系统”升级版,从时间长短,时间选择进行约束。其实也不复杂,孩子的短视频账号,多数是用孩子身份证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的,只需要坚守好对“未成年人账号”的约束就可以了。
短视频平台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短视频监管部门需要主动出击,而教育部门也需要将沉迷短视频的危害告诉孩子们,让短视频不惊扰孩子们的生活。短视频”不应成为“防沉迷”的遗忘角落,唤醒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迫在眉睫。
关键词: 迫在眉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