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南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49亿元,明年力争达到50亿-60亿元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涌现,那么,海南省是如何不断优化财政的投入结构和支出结构、以及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保障?4月20日上午,海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蔡强在“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迎接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创新驱动发展和招才引智专场,从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2021年海南省的科技支出达到4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3.5%。2022年我们年初的预算已经安排了49亿元,这个数已经比2021年增长了21.3%。”蔡强说,预计今年年底,我们的执行数还会超过这个水平。我们有决心在2023年全省科技投入达到“三年科技创新翻身仗”定给我们的任务,从50亿元到60亿元。
蔡强介绍,从支持“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来讲,2020年至今,我们通过财政的公共预算、政府债券等资金,已经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崖州湾科技城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从统计结果来看,2021年我们省的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了2.04%,虽然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比2020年我们提高了0.24个百分点,就一年时间我们就提高了0.24的占比。除了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在政策供给方面主要在两个侧重点上发力,第一个侧重点就是以支持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据了解,省财政厅去年年底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30条措施,覆盖5个方面。其中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是我们的重点方向。比如,对在海南设立的整建制科研机构,可以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对省内研发制造企业研制首台(套)示范试点项目验收通过后,我们可以按照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在制度创新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海南省这些年不断涌现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海南省打造出自己的亮点,比如,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开展“预算+加负面清单”管理办法,除了负面清单以外,科研机构的主导人员可以自主决定科研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省财政厅大幅度提高了间接费用的比重,并且明确间接费用可以全部用于绩效支出,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省财政厅推动试点取消财务验收;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制定科技创新券,用创新的方式来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蔡强还提及海南自贸港的优势,可以为人才的成长成就提供一个好的创业平台。如自贸港税制,可以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独一无二的制度优势保障;“零关税”、“低税率”“减税制”优势,在海南创新创业,成本低,成功机会大。
另外,省财政厅在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比如说对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平台,航天城平台几个平台方面,2020年以来,省财政已经投入了超过200个亿,这些平台实际上是为人才发挥作用,干事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此外,为吸引人才来建设海南自贸港,海南提供住房补贴、团队建设提供补贴、海南落户便利,以及提供教育提支持性政策。
蔡强表示,海南财政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作出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的指示精神,不断优化财政管理方式,加大政策供给和资金保障,助力海南自贸港在创新发展方面塑造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雅婷】
【内容审核:符 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