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还原真实历史,复旦大学考古队让吕梁英雄烈士不再“无名”

来源:东方网 2023-09-29 14:08:22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9月29日报道:巍巍太行,英雄吕梁。今年3月,在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的带领下,一支由5名青年教师及11名学生组成的考古队抵达吕梁市方山县,对长眠此地的革命烈士进行系统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展览现场

经过6个月的努力,昨天,“巍巍太行,英雄吕梁——方山南村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在复旦大学开幕。据悉,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科研团队依靠学科融合和科技创新手段,对烈士遗骸进行分子考古鉴定及推动英烈DNA 数据库建设、生活状况复原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始于一场寻亲之旅,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2022年底,祖籍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崔家湾村的崔玉岐根据晋绥边区发放的《死难烈士家属纪念证》和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二旅新兵营负责人王公太所写信件记载,至方山县峪口镇南村寻找其三叔崔海治烈士墓,由于年代久远,墓地已难寻踪迹。

通过查阅史料、走访村民,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现方山县峪口镇南村一块占地面积约3—4亩的坪垣上,埋葬着国际和平医院第七分院多名因抢救无效牺牲的烈士,崔海治烈士极有可能埋葬在这片烈士墓地中。

为了让烈士魂有所归,2023年1月,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邀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课题组对方山县南山革命烈士进行系统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

此前,课题组在烈士DNA寻亲方面已有多年技术积累及成功案例。2015年至2018年间,课题组与田野考古学者合作共计收集了8个遗址的572个烈士遗骸,完成了国家英烈DNA数据库的1期建设。

用现场的坚守和科学技术还原历史

3月,南村烈士墓地旁, 50个深深浅浅的墓坑在阳光下静默无声。经过课题组8天的作业,49具烈士遗骨全部重见天日,一同出土的还有包括铜纽扣、陶瓷帽徽、铜徽、子弹、步枪弹、玉印章、搪瓷碗、塑料牙刷、皮带及带扣等在内的90余件器物。

发掘现场(校方提供)

据了解,这是复旦大学首次组织考古队对烈士墓地进行独立发掘工作。整支队伍在墓地现场的工作可以分为田野发掘和体质鉴定两部分。首先,需要将骸骨从墓葬里发掘、提取出来,进行清洗,并转移到帐篷内进行解剖图摆放、体制测定、病理分析、人骨三维立体扫描等检测。

纳米级X光断层扫描重构设备、autoflex speed 质谱仪、超景深三维立体显微镜、全自动DNA提取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在复旦大学的分子考古实验室里,一应俱全的实验设备等待着南村烈士遗骸数据的到来。

工作中的考古队成员(校方提供)

从3月至9月,课题组在实验室里对上一阶段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依靠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南村烈士DNA数据库,对疑似亲属进行DNA鉴定,建立了亲属数据库;通过人类骨骼考古的方法,鉴定了烈士的性别、年龄及其生前所遭遇的创伤与疾病;通过稳定同位素,还原烈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通过三维扫描、计算机及古DNA技术,首次对烈士面貌进行复原,以数字化形式直观展现烈士形象……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在2023年7月9日。经过DNA比对,课题组确认方山县烈士墓地M19个体即为崔玉岐的三叔崔海治烈士,经过漫漫寻亲之旅,崔玉岐和三叔终于迎来了“团圆”。

真实历史让红色故事更动人

除了寻亲之旅的圆满结局,研究成果还向公众诉说着更多生动的故事。此次南村烈士墓地出土遗骸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20.5岁,遗骸上有大量与战争相关的创伤,多个个体下肢骨上发现了严重的感染。“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他们依然能不惧生死,奋勇前进。”文少卿如是感慨。

经过碳氮同位素分析,根据骸骨的碳、氮值变化,课题组为烈士们还原了个体生活史,从食物类型和营养级别方面来看,他们发现烈士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摄入的主要食物是C₄植物,“很有可能是小米,所以‘小米加步枪’的革命成功方法是真实存在的。”

更重要的发现是,所有烈士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基本相同,“说明所有烈士生前摄入的食物种类没有区别,这是官兵一致最生动的体现,是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文少卿说。

课题组表示,期待这组展览能让吕梁精神以更鲜活的故事和形式给更多人带去力量,同时,他们也等待寻亲的烈士亲属前来联系,通过口腔拭子采集DNA与国家英烈DNA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动态比对,一旦比对成功,课题组将第一时间联系家属,帮助更多烈士“回家”。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