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短视频科普,让青少年爱上野生动植物
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将主题定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意在提醒并唤起民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让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植民众内心?有许多科普达人在努力,对他们来说,科普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还是一种影响与唤起的过程,唤起受众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走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
(资料图)
郭光普就是这样一位科普达人。他是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生态学博士,在抖音有一个更为网友所熟知的名字——“不刷题的郭教授”。去年,“不刷题的郭教授”开始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将大自然的各种“小秘密”带到手机屏幕上来,在他的视频中,有很多自然界的“冷知识”,比如,作为唯一会飞的蛇,金花蛇没有翅膀是怎么飞起来的?白虎是不是得了白化病?大熊猫为什么不吃肉……视频中,不仅会有真人在野外环境下出镜,讲解也很专业充满趣味性。这个账号,如今已经在抖音收获了近4万粉丝,其中有许多是青少年。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长久以来,我们所重视以及呼吁的,大多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却忽视了来自大自然的教育。自然教育能让孩子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丰富与美好,让智力、情感、意志在自然的环境中逐渐完善。
庄子在《外篇·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中有万物、有四时,有瞬间、有永恒,有需要我们打开“五感”去用心感受、亲身体验的知识和道理。在自然中,我们看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开花、结果的时间,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自然界的丰富、所表现的参差之美,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独特与他人的不同。
但令人遗憾的是,城市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囿于授课形式的单一,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植物、动物在课堂上也许就是短短几句话、几张图片。这样的“接触”,能触发孩子多少想象力?其效果显然要打个问号。
“不刷题的郭教授”把大自然搬进了短视频平台,真实清晰的视频画面,接地气、有趣味的“网言网语”,富有冲击性的动画特效以及音乐,都让这一方屏幕中的“野生动物课堂”更活泼、生动,富有吸引力。而且,短视频平台所具有的互动性,更是延展了这方“讲台”的边界,丰富了它的内涵。比如在一集讲解“会飞的蛇”金花蛇的视频下,就有网友评论说,“我们这边叫它过山龙”。“过山龙”这一更富想象力的称谓,让人见识到了民间语言的鲜活与生动。
在短视频平台,有许多这样的科普创作者,如“科学姥姥”——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在抖音里演示实验,将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有趣;如85岁的汪品先院士,利用短视频和青少年分享有关海洋的科普知识,粉丝已超百万;如84岁的裴盛基研究员,与网友交流互动,用短视频推广植物学,深受年轻人喜欢……
这些科普创作者们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简单化”,把枯燥的科学概念“趣味化”,把遥不可及的高山大海、珍稀物种呈现在网友面前。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让知识冲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以更直观、鲜活、有趣的方式传递,让更多青少年得以和名师、大咖“面对面”,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学习,从而萌生对科学、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这些视频是活泼有趣的,同时也是专业严谨的,每一个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灵感和心血。郭光普曾就大熊猫一天到底要吃多少竹子,查阅了好几篇博士论文;吴姥姥被网友挑错,反而很欣慰,亲自录视频“承认错误”。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对青少年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言传身教。
而且,科普创作者们也把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态度带到了短视频中。他们每个人都是专业翘楚,在镜头前却如此朴实无华,没有锦衣华服,没有美颜滤镜,唯有对专业的热爱、对科普的热衷、对青少年的期待。他们身上那种超然于物的气质,也是一种力量,引导青少年立下远大的志向,追求更高的目标。
郭光普说,自然能够唤醒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表达。其实,这些科普创作者们也一样,他们把大自然的奥秘搬上短视频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近自然、热爱自然,在自然中找到自我。同时,他们也以短视频这个时代的沟通钥匙,打开青少年的心扉,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对自然、对科学好奇的种子,然后静待它们发芽、成长。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