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速讯:东方快评丨遏制“窃听风云”需要“釜底抽薪”
(相关资料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市面上流传有不少被改装的“间谍”充电宝,只需改装内置一块SIM卡,充电宝就能成为窃听器、定位器,随时随地实现远程监听和精准定位。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并涉嫌违法的商品不只局限于充电宝。有网店表示,其可以对各类物品进行改装定制,生活中常见的蓝牙音箱、插头、钱包、打火机等都能改装成窃听器、定位器,且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关电商平台购买。(8月24日《法治日报》)
一提起窃听,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谍战剧的剧情,如《窃听风云》系列电影中,各种窃听窃照定位设备层出不穷,令人不寒而栗。殊不知,现实版“窃听风云”也在日常生活中悄悄上演,许多不起眼的身边物品,可能是安装有窃听窃照定位功能的“间谍”设备,“潜伏”在消费者身边窃取个人隐私。据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窃听、窃照、定位等“间谍”商品生产、销售、使用门槛降低,暗地里售卖窃听窃照定位设备的网店不在少数。
根据国家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刑法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可见,窃听、窃照、定位等间谍器材,不是想生产就可生产、想销售就可销售、想使用就可使用的。但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干起了违法的勾当,甚至形成了分工明确且密切配合的黑产链条。在上游,从技术研发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成品组装、销售,有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窝点,专业化、产业化趋势明显;在中游,一些商家在网购平台“挂羊头卖狗肉”进行隐蔽销售;在下游,则有众多为利所谋的“窃听爱好者”。
遏制“窃听风云”,必须“釜底抽薪”。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推进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断源”行动和打击偷拍偷窥“扫雷”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7月,共侦破案件140余起,打掉非法生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窝点4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80余名,缴获窃听窃照器材及零部件10万余件。打击窃听窃照犯罪,需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这是釜底抽薪。
专家表示,在当前网络犯罪猖獗的环境中,窃听窃照往往并非个体行为,极大可能只是网络黑灰产犯罪的一环。在高压打击态势下,此类商品的销售方式更隐蔽,使得公安机关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难度加大。因此,在打击上游犯罪的同时,还需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由点到面实现全链条打击。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对于中下游来说,既要打销售窃听窃照器材的商家,也要打录制、上传、牟利变现的买家或窃听窃照者,这也是釜底抽薪。
当然,网购平台也需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网民提供线索,一旦发现“挂羊头卖狗肉”或明目张胆地销售窃听窃照设备的商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公众也应提升防窃听、防偷拍意识,如果发现个人隐私被偷听偷窥传播,第一时间报警,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此,才能让窃听窃照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