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报】超一本线42分被退档,先天性心脏病只能无学可上?
“我高考成绩超过本科一批分数线42分,只要有公办本科院校愿意录取我,我会签免责协议,犯病后不追究学校任何责任。”接连被高校提档、退档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高考考生张智铭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说。
超“本一”线42分,竟然无大学可上?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西峡县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张智铭患有心脏疾病,体检未过,被两所高校拒录,这符合招生政策;他签免责协议后会不会有大学可上,决定权在高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反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等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已错过手术时间的张智铭,目前确实难以治好。
(相关资料图)
对于一个室间隔缺损、心功能二级的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高校按照政策拒录,当然没毛病,但公众依然意难平。随着社会的进步,残疾考生基本上可以正常上大学了,心脏病咋就不行了?
与视障脑瘫等残障学生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除了不参加剧烈运动之外,其他完全可以和正常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但是,万一发病,其后果十分可怕。一旦身故,责任谁都担当不起。这或许就是高校宁可不怕“麻烦”录取残障考生却不愿冒险录取心脏病患者的根源所系。
性命攸关,风险太大。高校的难处和顾虑可以理解,但其做法却并未获得网友的支持。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张智铭既然可以正常接受基础教育,长大后本应该更有能力进行自我照顾,为何反而被高校拒录了呢?《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在张智铭的记忆中,只在2021年上半年犯过一次病,虽然已经不能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可以通过吃药进行控制,高中班主任也表示其和正常人差别不大,高校究竟在害怕什么呢?
可以不予录取,并不简单等同于“不录取”。究竟如何操作,关键在于高校有没有担当精神和人文关怀。早在2009年,暨南大学就录取了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女生。首开先河的暨南大学当时也很犹豫,为此专门为其安排了一场特殊的体检、面试,考量她是否能像正常人一样完成学业。该生被录取后,学校还同意她先治疗、延迟一年入学,暖心之举,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学校本应该是积极、温暖和正向的地方,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将一位一心求学的学生拒之门外,不仅有悖大学精神,而且很可能会断送一个有志学子的人生。“如果我只是高中毕业,将来可能找不到工作。因为病情的原因不能做很重的活,药钱比较贵,一个月要1800元,可能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这样的哀哀诉求,相关高校可曾听到?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考生一家愿意签免责协议,那么学校做法是不是也该灵活一些?毕竟大学对这个孩子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大愿望了。近年来,大学主动录取和给予残障考生特殊关怀的暖闻,常常令公众赞叹不已。人文关怀的光辉,为何不能普照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呢?
“我真的想上大学,想去大学看看。”疾病不应当成为考生被拒之门外的理由,结果如何,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心脏病患者的受教育权不容漠视,我们更应该以个案为契机,深刻反思高考体检门槛是否合理合法,为每一个有志于上大学深造的学子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