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速讯:城市建设少些“攀高” 多在文明宜居上“加码”
(资料图片)
近日,#我国不再建设500米以上高楼#冲上微博热搜榜,超高层建筑成为网友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从网友评论来看,大家对于建筑限高普遍表示支持并发表了自己的思考。超高层建筑以非“建筑”的形态,再一次成为了人群的焦点。(7月25日《央广网》)
所谓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工业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造超高层建筑提供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一度争相建造超高层建筑,甚至盲目地以城市建筑高度彰显其经济实力,科学发展水平。
虽然城市建筑的高度越高,层数越多,一定程度可以节约土地,但建筑物超过一定高度后,不仅施工成本急剧增加,而且今后维护和管理费用巨大。因为建筑运行过程中,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生活热水等都会带来能耗及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而超高建筑不仅此类碳排放巨大,其维护成本也非常高昂。尤其一旦发生地震、风灾、火灾或人为破坏等灾害,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往往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
另外,高层建筑还会对城市“小气候”造成干扰,如果高楼太密集,城市的风就难以自然流动,经常“撞”在一些高层建筑上随后反弹。还有比如热岛效应、高楼峡谷风、采光不足、光污染等等。
让人高兴地看到: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减少建筑能源使用,促进建筑低碳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指出:“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这既是自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第4次限制新建高层建筑的政策,也昭示着我国城市“不断攀高”已成为历史。更何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大都市的标志应该是信息化发展程度,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高层建筑已不是大城市发展的特征。
期待各地严格落实国家城市“限高令”等相关政策,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杜绝将超高层建筑看作是标志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在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多做文章,多在城市环境保护上动脑筋,多在城市生态宜居上想点子,多在城市文明安全上增保障。让市民住这里工作生活更方便,让市民住在这里更安全舒畅、让市民住在这里更幸福美满,实现“给城市建筑‘限高’就是为百姓幸福‘加码’”!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