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要闻:省人大代表王敏:建立海南省“菜篮子”动静结合保障体系

来源:海拔新闻 2023-01-17 09:48:00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建设完善海南省‘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建立海南省‘菜篮子’产品的高效流通体系”……“宁可三月无荤,不可一日无菜”,蔬菜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为保障海南人民餐桌上的供应,省人大代表、海口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王敏提出建立海南省“菜篮子”动静结合保障体系的建议。

省“菜篮子”产品供应链存在问题


(资料图)

王敏指出省“菜篮子”产品供应链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海南属于岛屿经济,生活必需品对外依存度高。由于琼州海峡这一天然的交通瓶颈,使得海南省受交通运输条件及物流成本制约,价格普遍比其他省份市场高、波动大。岛屿难以快速集散各种“菜篮子”产品,难以与内地大市场融合,尤其是冷库、冷链等设施不足,导致岛外农产品价格更高,外地客商调入时均分批按需求调运,易出现本地产品不足时也会拉高价格,急需建立一个稳定的“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岛内“菜篮子”产品稳定有序的运转。

二是台风影响琼州海峡停航易造成生活物资价格暴涨。作为蔬菜供给输入型岛屿,我省销售的岛外蔬菜价格受内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尤其是遇台风、寒潮等恶劣天气来袭,琼州海峡停航,岛外蔬菜入岛不畅,价格就会随之波动。另逢恶劣天气及重大节假日,市场具有较高的涨价预期,如强降雨、寒潮等低温多雨天气,摊主为弥补蔬菜损耗或因春节假期农贸市场人流减少,会将蔬菜价格短时间抬高以平衡收入,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

三是种植结构性缺陷导致叶类蔬菜类农产品供应不足。海南省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不冷但寒气流侵袭时有阵寒。海口独特的气候条件,造成蔬菜产销存在明显季节性和结构性缺陷。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海口蔬菜生产旺季,自然气候适宜蔬菜生长,市场供应量多,导致价格比较便宜,对外竞争力差,甚至有的烂市。而5-10月为蔬菜生产淡季,受高温、台风暴雨和病虫害影响,蔬菜产量偏低,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价格高涨。

四是海南省“菜篮子”产品保障基地未形成系统化管理。海南省大型的公益性“菜篮子”产品保障基地未形成系统化管理,也未能完全发挥全省大型公益性保障基地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的公益性流通保障,市场流通体系有待完善,中间流通环节多,零售末端加价高。肉、禽、蛋、奶、粮油等“菜篮子”产品外运量超过70%,政府主导的“菜篮子”公益性保障基地需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建立海南省“菜篮子”动静结合保障体系

对此,王敏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完善海南省“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内容包含肉菜蛋奶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集采直供平台物流公司和分拣配送中心用于储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应对处置所需的一般性应急救援保障物资和受灾人员生活必需品保障物资。仓储容量能够满足海南省未来五至十年新增的应急物资实物储备需求,在现有物资储备库形成功能和空间互补为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应急物资支撑,为战时国防动员物资调拨和中转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同时,与各大货源仓互相配合,在应急情况下,至少可储备为期一周的“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量。

二是建立海南省“菜篮子”产品的高效流通体系,以动解决静的稳定性。“菜篮子”产品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其交易重复性高,总体供求的价格弹性小,交易链及其渠道环节多,复杂且透明度不高,市场交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大,价值重量比低,运费成本高,市场变化非常快,末端交易价格波动大,由于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但是“菜篮子”产品普遍有时效性高、季节性强、不耐保存、易腐烂等特点,这些特点又要求快速交易及完备的运输储存手段,目前“菜篮子”产品在生产运营方面一直以碎片式的散兵作战模式存在,个体企业居多,缺少龙头企业主导,不利于市场稳定供应和有序运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规模化静态储备如果不能依托系统化的高效生产运营流通体系,储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海南省“菜篮子”产品储备及流通情况实时动态上传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全省物资情况,资源共享,实现互通有无,有计划生产种植、调运,最终达到末端市场有序运营,建立保供稳价长效机制。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人大代表 蔬菜生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