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南的钱花在了哪里?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徐明锋 摄影报道)1月13日,《关于海南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那么,2022年,海南的钱花在了哪里?一起来看看。
最大努力保障收支平衡,将更多税收让利给市县,提高市县财政自给率
《报告》指出,2022年,我省经济遭遇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考验。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全省财政部门加强形势研判,尽最大努力保障收支平衡。积极向财政部汇报海南困难,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098.5亿元,比上年增加72.9亿元。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省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比上年压减9.1亿元,压减比例7%;落实“定期清理,超期收回”的存量资金管理机制,全省共收回存量资金34.7亿元。
(资料图片)
加快自贸港财税改革。更新升级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等“零关税”清单,原辅料“零关税”商品清单从169项增至356项,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清单新增旋转木马等8项商品。海南自贸港“双15%” 所得税优惠政策2022年个人和企业享惠面分别增长122.7%和35.7%。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在海口建成开业,离岛免税店增至12家,2022年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487.1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348.1亿元。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聚焦规范预算管理、除基建投资预算外,2022年预算编制将部门预算全部细化到具体项目。首次编印省对市县转移支付预算,省对市县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提高到95%,大幅提高市县预算编制完整性。提前至2022年6月启动2023年预算编制,加快推进部门工作周期与财政预算编制周期协同。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关系,出台了省对市县财政体制改革方案,从2023年起将更多税收让利给市县,提高市县财政自给率,激发市县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的积极性。
推进财政金融联动。组建省财金集团,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自贸港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自贸港基金已认缴出资10.8亿元设立5支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5.2亿元,拟认缴出资20.8亿元设立9支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48.8亿元。设立1亿元“琼旅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担保和再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向我省文旅企业发放10亿元贷款。开发“农担极速贷”等产品,为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提供快速贷款担保服务。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增量、扩面、降价,省级新增政策性融资担保22.7亿元,较上年增加15.8亿元。
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报告》指出,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全口径增值税留抵退税额185亿元。出台稳经济一揽子财政政策,通过设立自贸港助企纾困基金、发放稳岗返还资金以及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等措施助企纾困。筹措财政资金2.5亿元发放离岛免税、餐饮零售、旅游等消费券,有力刺激消费。统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资金,加力支持主导产业和重点园区发展。出台10条儋洋一体化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培育海南经济第三增长极;支持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国道G360文昌至临高公路、G15海口段高速公路、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工程、迈湾和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安排22.7亿元助力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创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和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对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让科学家说了算的经费管理体制。设立“琼科贷”风险补偿金,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精英行动”奖励等实施细则,加强创新企业培育和创新人才引进。安排1.6亿元,服务“百万人才进海南”战略,支持“南海系列”人才培养、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建设、人才住房保障等重点人才项目,2022年引进各类人才超10万。
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排34.7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安排14.9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发放粮食生产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开展平价菜保供稳价行动,保障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支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出台虾苗和鲜活农产品应急航空运输补贴等政策,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支持美丽乡村、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农垦改革发展。提高防贫综合保险保障水平,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安排3.3亿元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撬动农民小额贷款167.5亿元,惠及全省17.1万户农户。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安排87.8亿元,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支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等六大标志性工程,确保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推动赤田水库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大幅度改善。支持海口市创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示范试点、三亚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支持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按照“人大代表列菜单、老百姓点菜、政府做菜”要求,建立为民办实事项目问需于民常态化机制,通过开展网络投票,让广大人民群众遴选9个涵盖教育、医疗、惠民等方面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足额安排资金5.7亿元,将实事办实、办好。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安排84.3亿元,支持各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按年生均240元标准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予以补助,对全省6363间公办普通初中教室进行照明改造,为1781所小学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支持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引进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三是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安排9亿元,用于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安排136.8亿元,用于发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医疗保障、优抚对象补助、退役安置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等,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安排41亿元,保障打赢新冠疫情攻坚战和常态化防控经费需求。安排20.3亿元,用于省会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建设、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助、眼疾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等。五是支持住房保障。安排4.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租房建设、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以及推进棚户区改造等,支持我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六是支持社会文化建设。安排6亿元,支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省科技馆、省美术馆等省会城市十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第六届省运动会、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重大文体活动。安排15.7亿元,支持平安海南建设,用于扫黑除恶、禁毒大会战、法治环境建设、应急救援等。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18条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举措,阶段性增加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提高中小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推进“政采贷”线上融资业务,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等会计类行政许可全面启用电子证照,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提高。推动调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非财产案件及管辖权异议案件的诉讼费缴纳标准,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平台与省政务区块链平台实现跨链对接,各行业单位票据应用实现网上业务办理链上信息共享互识。举办系列政企面对面活动,宣传财政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