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讯息:警惕这几种网络诈骗!海口已经有人被骗……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陈勇合)12月15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12月5日-11日,海口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总体趋势有所上升,案件高发类型主要以虚假贷款、刷单返利、消除不良记录三大类为主,虚假贷款类占28.7%、刷单返利类占21.3%、消除不良记录类占19.4%,占本周警情69.4%。易受骗群体为公司职员、务工人员、无业,年龄段在20-50岁之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典案例
一、虚假服务诈骗
2022年12月3日,海口市龙华区王女士报案称:11月27日,其在龙华区迎宾大道处收到一陌生短信(199991*****),短信内容称其之前报考过的一家教育机构的学历提升班,现可以申请退费。随后添加其短信上的QQ进一步了解。
按照对方的要求,王女士下载一款名为“助理中心”的APP,称用于办理退费流程。王女士对该软件感到疑惑,但对方称其之前报考的优思教育机构和他们是第三方合作关系,现由他们统一办理,但需要先垫资转账注入资金后才能办理退费。听信对方的话后,王女士向“客服”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两笔后,其收到这两笔注入资金退还。“客服”又要求其继续转账,其转账后,“客服”却称其账户被冻结,要求其再次大额转账,但此次其并未收到近两笔转账的注入资金退还,遂意识被骗,共计被骗金额2万余元。
易受骗群体:公司职员、务工人员
作案手法: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教育机构学员信息,并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受害人,如有退费需求的群体,便会按照短信内容添加对方。骗子冒充“教育机构人员”,要求受害人下载虚假软件,以先垫资、注资用于办理退费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当接到“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声称可办理课程退费的电话或信息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培训机构进行核实查证。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原路返还给个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引诱投资返利”的,都极有可能是诈骗!
二、消除不良记录诈骗
2022年12月6日,海口市美兰区黄女士报案称:12月6日,其在美兰区五指山路处接到一陌生来电(089866817360),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并称现在京东金条的年利率过高,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注销重新办理,如不办理将会影响其征信。
黄女士相信对方的说辞,便按照“客服”要求下载“乐播投屏”APP和“云视讯”APP,其注册并加入会议联系“客服”帮其注销重新办理。“客服”让其在“乐播投屏”上打开屏幕共享加入会议后,接着对受害人进行资金验证,便让其打开“微粒贷”APP和“携程金融”APP,然后在APP内进行借贷并全部提取出来。接着让其转账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资金验证,等资金验证成功后会自动返还到原来的账户上。其多次转账后,仍未收到回款,黄女士起了疑心,便打电话询问其老公后,遂意识被骗,共计被骗金额10万余元。
易受骗群体:无业、网贷人员
作案手法:骗子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人员”,谎称受害人的京东金条年利率过高,如不重新办理将影响征信。受害人因恐慌后而听信骗子的说辞,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以资金验证为由,诱导受害人通过贷款平台借贷后,将贷款转入指定银行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任何来自金融平台的来电,都要警惕,称能够帮你关闭贷款服务、处理违规账户等,都是骗局。如对自己是否办理过金融业务存有疑虑,应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询问事情的真实性,即使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个人和金融信息,也不要轻信任何陌生人的说辞。切勿与对方屏幕共享,拒绝向陌生人转账!
三、冒充熟人诈骗
2022年12月7日,海口市美兰区邱女士报案称:12月6日,其在美兰区人民大道处通过座机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其“孙子”,并对其关心问候,接着对方说要上课去了,便将电话挂断。
次日,其再次通过座机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其“孙子”,称昨晚有一事想告知其,但不敢。其询问对方何事,对方称将同学摄像机弄坏了,价值三万余元,同学要求赔偿。对方向其拿钱,还说不要告知父母。接着对方口述一银行卡号,其将卡号记下后,便到银行操作转账。其转账后电话联系其孙子,孙子称并无此事,遂意识被骗,共计被骗金额3万元。
易受骗群体:独居老人
作案手法: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家庭信息,冒充受害人的家属来电。同时利用年长者听力差、辨别能力弱的特点,以损坏物品要赔偿为由,诱导受害人帮忙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遇到陌生来电自称是熟人时,一定要通过原联系方式进行核实。遇到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大额转账汇款时,一定要先通过打电话、视频、面对面等方式多方验证对方是否为本人。如对方以“情况紧急”“信得过”等种种理由予以回避,则应当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碍于人情而盲目相信对方,不经核实就向对方支付钱款。
反诈小知识,什么是冒充熟人诈骗?
冒充熟人诈骗是指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假冒受害人亲戚、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国外需代买机票、交学费、给教授送礼、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病重需手术等事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劝阻案例
2022年12月11日,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员对预警信息(1387605****)进行电话、上门劝阻,成功劝阻一起冒充电商客服诈骗,止损金额12000元。
经了解,受害人接到来电自称是“快手购物平台客服”,对方称工作人员失误,帮其开通会员,如不取消每月将自行扣费。对方以帮其操作取消会员为由,让其转账,因其不会操作手机,在前往银行进行转账的路上,其接到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96110及派出所电话,对受害人成功劝阻,并向受害人宣传反诈知识及帮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和开通来电预警功能,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96110的来电请务必要接听。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