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受家庭教育熏陶 丘濬发奋读书

来源:海拔新闻 2022-09-10 22:46:43

编前语:

9月10日是教师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特挑选了琼崖古代几位名人的师生情谊,开启“时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师的礼仪和故事,管窥他们的心路历程。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 整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丘濬,1421年出生于琼山县府城西厢下田村,家庭教育熏陶其成才:幼年时祖父盼其志为良相,以济天下;母亲守节教子,孜孜不倦;他自己自幼聪明过人,享有神童的美誉,且刻苦读书。1454年,丘濬廷试获二甲第一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仕讲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志为良相,以济天下

丘濬曾祖父丘均禄从福建晋江迁至琼山,祖父丘普、父丘传以医传家。但这种家庭环境在丘濬7岁时出现了改变,那年他的父亲去世。

《可继堂记》中记载着:丘濬父亲去世时,五十九岁的祖父因赴京述职,离家未归。当丘濬的祖父从京城回到家的时候,入门见棺,留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限伤悲。

原因在于,丘濬祖父只有一子,丘濬祖父“上无叔伯,旁无兄弟群从,推而远之,亦无宗族,茕茕然仅二孙存,上系宗祀之重,如一丝之引千钧也”。

独子的去世,给丘濬的祖父带来了重大的打击,普“惕厉自持,不敢失坠”,将传宗、振兴家族的重任,寄托在两个尚未成年的孙子身上。

丘濬曾在《可继堂记》中追记,说祖父嘱咐兄长丘源,“尔主宗祀,承吾世业,隐而为良医,以济家乡,可也”;对丘濬的希冀则是“尔立门户,拓吾祖业,达而为良相,以济天下,可也”。正是这样的期待,“以济天下”的鸿鹄之志就此种在了丘濬的心中。

守节教子,孜孜不倦

丘濬的母亲李氏,是海南澄迈县王村人,父亲李易周,是国子监贡生出身。自小李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颇得家传,习得诗书。正德《琼台志》记载,丘夫人品德优良,克尽妇道,“夫人持家有条,门户清肃,家庭无敢擅官司、横邻里者,乡人大德之。

母亲李氏教他读书,他看一遍就能背诵。六岁能作《五指山诗》出口成章 。家贫无书,曾经走数百里路借书,必定将书借到才罢休。

丘濬7岁,父亲去世,祖父丘普“惕厉自持,不敢失坠”,寄希望于丘濬兄弟。丘普自题“可继堂”匾额,并书联“嗟无一子堪称老,喜有双孙可继宗”。丘濬曾在《可继堂记》中追记,说祖父嘱咐兄长丘源,要他“承吾世业,学为良医,以济家乡”;希望丘濬“拓承祖业,志为良相,以济天下”。正是“以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塑造了理学名臣。

尤其是丘濬母亲李氏,出身士绅之家,知书识礼。她年廿八丧夫,守节教子,“课其学业”,孜孜不倦。每日五更,鸡鸣即起,伴儿诵读;入学归来,问其功课,询其交游。及至游学帝京,为官庙堂,仍然致书“戒谆谆以忠谨,图报国为言”。在李氏的潜心教导下,长子丘源继承祖业,成为一代名医;次子丘濬致力于学,进而“举乡试第一”,并于景泰五年(1454)考中二甲进士第一名,获授翰林院庶吉士。《四库全书提要》载:“濬记诵淹博,冠绝一时,文章尔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

及至游学帝京,为官庙堂,李氏仍然致书给丘濬:“戒谆谆以忠谨,图报国为言”。正是这种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整个家族对丘濬学习的重视,也成为其终身好学、手不释卷的重要因素。

恩师厚望,悉心教诲

丘濬考取秀才后,增补为琼州府学的生员,知府程莹激赏他少有才名,对他寄予厚望,悉心教诲。

五年后,即1444年,丘濬秋闱高中,考取广东省第一名——解元。

程莹素爱奖掖后学,知道他家贫,便在经济上给了不少资助。

丘濬后来感叹,没有程莹的砥砺与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啊!他写了一篇铭文,收录在光绪《罗田县志·艺文志》中的《琼州府太守程莹墓志铭》。

程莹(1381—1448),字汝昆,号伯玉。从族谱上看,罗田程姓是晋朝知名太守程元谭之后,与南陈名将程灵洗以及北宋名家程颐、程颢同源。父亲程志刚洪武年间担任行人司正一职,曾因直言敢谏被贬了官。母亲胡氏育生四子,程莹居长。

程莹少时便聪慧过人,手不释卷,和本县通政祝琼多有往来,潜心研习同祖的“二程”理学,且精通高古奥妙的易学。他的字亦是灵秀俊逸,最擅长的是草书。还不到二十岁,知县听说他的贤能便将其调到身边充当处理文书的掾吏。永乐年间,他被荐入京,被授予礼部司务的官职。明代为官,不仅靠才华,还得有颜值。据传丘濬因其貌不扬,由一甲及第改为二甲第一。在处理祭祀、外交事务的礼部,官员的形象更是关乎国家的面子,仪表端方才不失国体。想来程莹不仅交际谈吐上有过人之处,而且相貌堂堂、处事稳重。永乐十三年(1415年)他被派遣出使日本,成了国家形象代言人。圆满完成使臣任务后,回国升主客清吏司主事。永乐十九年(1421年)升员外郎,宣德二年(1427年)迁郎中。丘濬称自己的恩师在礼部为官的27年可谓“政绩炳著”,无论是处理内政还是外事,程莹都具备杰出的才能。

嗜学如命,伴其终生

在学习方面,丘濬自己自幼聪明,享有神通的美誉,且嗜学如命。

丘濬在他的《藏书石室记》中回忆自己求知若渴时说:原本家有藏书万卷,但父亲去世后,多为乡邻拿走,所剩无几。稍大之后,才知书是无价之宝,遂向乡邻借阅。由于长期缺乏妥善保护,稍不小心,用力过大,书就散了架。

只要听说亲朋好友家中有书,丘濬就千方百计地将它借来。小心翼翼地爱护,按时归还,希望主人因他守信用,再次借书给他。有时为了借书,不惜远涉数百里,转托十数人,等上三五年。“甚至为人所厌薄,厉声色以相拒绝,亦甘受之不敢怨怼。”

据了解,王惠虚心博学,藏书甚多,有《春秋》《论语》《孟子》《天论》《老子》《易经》《道德经》《诗经》《离骚》《庄子》《左传》《战国策》《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太平御览》等等古籍名篇数千册。王佐《外纪》云:“王霜筠先生多书籍……薛、丘二公多得名书观览,皆起寒唆而能以学识致通显,为海内名人。”

丘濬的弟子蒋冕回忆丘濬自小就有志于学时说:“自幼有志于学,凡身之所至,耳目之所见闻,心思之所注想,苟有益于斯世斯民者,无一而不究诸心焉。”据丘濬几十年后回忆少年时期,有关户口、边举、兵马、盐铁方面的书,无所不读。

丘濬平时无别的嗜好,只是嗜学如命。到他老年时,尽管右目失明,仍然是披览不辍。所以丘濬知识面极广,对于典令、经济、历史、文学等都有较深的造诣。

据了解,丘濬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 、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 ,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

丘濬简介

丘濬(1421-1495),字仲深,号深菴,别号琼台,琼州府琼山县下田村(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金花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他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被人称为“读绝”,学养深厚、著作等身,被人称为“著绝”。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儒,丘濬与海瑞并称“海南双璧”,与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余靖及崔如并称“岭南四杰”,是海南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

题五指山

明·丘濬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关键词: 孜孜不倦 手不释卷 户部尚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