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张堰镇:“以工代赈”助力乡村田园“全域美”
促就业促增收,以工代赈“授人以渔”。道路变宽了、乡村更美了、钱包也鼓了……在人居环境全域治理的背景下,金山区张堰镇积极开展党建引领“洁美乡村”建设行动,汇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乡贤巧匠的力量,从推动环境改善“一件事”到借力解决基层治理“一类事”,共同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美丽积分,激励全民整治新模式
“拆除宅基地的违章,整治乱堆物后,周边又建了公园,疏通了河道,农村道路修得非常‘板扎’。屋前小三园杂草打理干净后,打开大门感觉神清气爽。”家住张堰镇秦阳村胡家埭上的俞奶奶笑着介绍,坐在园中便能看到远处宽阔的道路、成片的稻谷、美丽的村民公园……
(资料图片)
秦阳村这般恬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全村共同努力的结果。2023年,该村进一步巩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成果,村党总支成立“美丽积分打分团”和“以工代赈管理团”,探索“以工代赈3+X”的工作模式,即1位村级人员、1位管理人员、1位村监会成员和X位“美丽积分”达到满分的村民。
据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美丽积分打分团每月会到村里巡查打分,考察村民宅前屋后、田间地头,以及附近河道的洁美情况。同时,村网格员宣传动员到位,把“美丽积分”和以工代赈政策讲明说透,达成村民人居环境治理的共识。”
建章立制,组建以工代赈新队伍
张堰镇以秦阳村为以工代赈试点,通过动态调研、走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2023年9月出台了《张堰镇人居环境全域治理以工代赈相关费用操作口径》办法,细化以工代赈操作方式和工作标准。各村陆续成立了村级以工代赈自治队伍,发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环境整治。
今年6月,秦阳村以以工代赈队伍为基础,组建了“能工巧匠库”,鼓励有一定技能和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宅前屋后小微工程,现有泥水匠、木工、电工、焊工、漆匠等。截至目前,秦阳村以工代赈参与环境整治共计23户,其人居环境整治面积约达18000平方米。
同样地,在秦山村秦山小区的一片废旧木材堆放点处,片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序分派任务,以工代赈队伍将废旧物搬运至镇“两网融合点”统一处理。秦山村实施“以工代赈片区负责制”,由村干部担任各片区以工代赈负责人。根据整治工作量,负责人确定以工代赈人员数量和运输车辆,再派单至以工代赈队伍。
按照镇级以工代赈有关文件规定,人工费用按实际小时计算,在当年度结算并公示,及时兑现给农民。
因地制宜,探索基层治理新办法
以工代赈模式在全镇“多点开花”,各村立足实际,发挥基层治理的“聪明才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做法经验。例如,甪里村建立“埭上议事”“埭上说法”平台,征询埭上村民对环境优化方案的意见。而在整治过程中,埭上村民对照前期商议的方案监督施工队严格施工,把方案落实当成自己关心的事。
鲁堰村建立了全网格“一码统管”信息收集处理平台,让乡村治理有了”千里眼”。村民启动“随手拍”功能后,即可通过图片、文字、语音等形式,将新增违章、乱堆乱建等情况反馈至村民服务中心电子大屏,随后系统再派单给“以工代赈团”,实现环境问题点位销项。
人居环境整治中点点滴滴的“关键小事”,有时也是“关键难事”,巧用以工代赈的治理方式,张堰镇宅前屋后环境整治工作获得了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让他们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携手扮靓农村的“新颜值”。
(张堰镇供图)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