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正确认识儿童医学影像学辐射 儿童谈“辐”色变大可不必

来源:东方网 2023-10-19 13:17:08

“射线”是一个让普通人多少感到有点恐惧的名词,在带到影像科做检查时,不少家长对孩子是否会受到辐射影响感到焦虑。在医院接受影像检查的受检者经常会有疑问:“医生,我们做这个检查有辐射吗?”“辐射危害大吗?”其实,谈“辐”色变,大可不必。


(资料图)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关于辐射你关心的那些事儿。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底有多少辐射?

我们俗称的“射线”,学名叫辐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辐射,早上起来,窗外照进来的第一缕阳光就含有紫外线,属于辐射;每天用的手机,热饭用的微波炉,楼外面的高压电线等等,也都会带来不同的辐射,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宇宙射线、放射性氡气、核燃料、X光、岩石及土壤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家用电器等都有辐射。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核素研究、生产和使用,X线探测仪、医疗影像检查,以及肿瘤放疗等,都是日常电离辐射的重要来源。当然电离辐射多用在医疗环境,大部分影像科检查都有电离辐射,比如X线、CT、核医学等,但是辐射不等同于危害。

什么是放射线?

放射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并感觉不到的射线,它可以穿透人体和一般物体,甚至金属制品。德国科学家发现放射线穿过人体后显现出肉眼看不到的复杂的人体世界,即命名为“X射线”。 X线发现至今已有128年的历史,其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医学影像检查的基础,当今各种高新技术融入到X线成像设备之中。

医学影像学有辐射吗?

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其中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人体没有辐射,X线和CT检查、核医学检查有辐射,这些都是电离辐射设备,它们的放射剂量往往会相对略大一些,但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因此不用担心辐射的问题。在做检查时,医生也会尽量将辐射暴露保持在“合理可控的最低范围”,必要时也会给患者和家属穿上铅衣做好防护,减少辐射。

辐射对我们身体是不是有影响?儿童是不是更易受辐射影响?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一直暴露于天然的辐射环境中, 我们所说的X线和CT,这些电离辐射设备,医学上一般采用毫希伏来衡量辐射的危害性。只有遭受100毫希伏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关于大众日常所接受的辐射量的统计表明,天然辐射本底造成的大众的年平均剂量为2.4毫西伏,这部分是生活在地球上必然会接受的辐射,大量调查也表明,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成人常规一次胸部摄片的射线量为0.12毫西伏,为造成人体损伤单次照射量计量最大的2万分之一(与坐一次飞机差不多),很多人并不惧怕乘飞机高空飞行时受到的辐射,却对X线和CT检查谈虎色变,这种过度的担心真的是没必要的。

针对家长关心的儿童影像检查的辐射影响,专家提醒,常规一次儿童胸部摄片射线量只有0.02毫西伏,不能因为惧怕辐射而影响治疗,耽误病情。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影像检查及具体的检查方法,检查时会对受检者的非检查部位进行屏蔽防护(比如保护性腺),影像科医生会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操作检查设备等,而且我们影像检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参数在不断优化,比如低剂量CT的发展就明显降低了CT的辐射剂量,总体来说,本底辐射水平以下的影像检查大多是非常微量的辐射,只要不过度检查,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明白放射性检查没那么可怕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医学影像检查特别是儿童做X线、CT等放射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患儿做X线、CT检查时,需要去除佩戴的金属物品、项链、耳环、发夹等,必要时脱去外衣;

2. 当患儿接受检查时,要尽量配合医生,必要时须家长陪同(孕妇禁止),确保一次完成检查,以避免反复检查而增加的射线量;

3. 患儿如果有造影剂过敏史或肾功能不全,做造影或增强前,请务必告知医生;

4. 患儿做消化道造影前,一般需禁食6-12小时、禁水2-6小时;做腹部CT、腹部磁共振检查前,有时需6-12小时;

5. 做放射性检查时规范操作,对非检查部位、重要部位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如做胸部X线、CT检查,腹部、甲状腺等部位会用铅衣等防护设备予以保护。

影像检查利大于弊

影像检查对人类健康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坏处,全身各系统疾病几乎无一不结合影像检查而得以诊断,甚至有些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是唯一确诊手段,按照不同的检查项目各举几个例子:

1.X线:车祸外伤,检查有无骨折,拍X片是最直观的; 

2.CT:尽管CT较X线检查生物辐射量略大些,但肺部病变特别是轻症肺炎只有CT才能明确诊断,平片会假阴性,腹部CT增强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腹腔脏器占位病变,如早期肿瘤等; 

3.对于创伤,特别是韧带、肌腱及软骨损伤,只有MRI才能发现异常,平片甚至CT多“心有余而力不足”… 

4.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检查脑动脉瘤、劲动脉狭窄等的有效手段,比如脑动脉瘤如做开颅手术复杂且创伤大,而借助DSA可以用微创的方式解除病痛。 

总之,我们需要做的是,理性看待影像学检查,利用其带来的好处,儿童谈“辐”色变大可不必。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

李婷婷 杨秀军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级临床研究项目:《儿童钆剂脑沉积临床观察与研究》(编号:2021YLYM03)。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