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土特产反向过年”:城市也可以实现团圆梦想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2023-01-19 09:52:48


(资料图)

近日,湖北武汉。李女士分享公婆带来的近百斤土特产。她说自己和丈夫过年不能回家,公婆听说后,置办了年货,从老家开车6小时来和他们团圆,很感动。(1月18日 澎湃新闻)

平时时不时给儿子儿媳寄东西,得知儿子儿媳过年没有假期,公公婆婆就置办了年货,从湖北枣阳来到武汉过年。在我们没有看见的幕后,也有不少老人为了和子女团聚选择了“带上土特产反向过年。”作为一个缩影,“反向过年”见证了经济、文化乃至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变迁。

只要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哪儿都是家。作为一种新兴的团聚方式,“反向过年”不仅缓解了春运的交通压力,也赋予了团圆以新的内涵——从乡村到城市,虽然团圆的地点变了、虽然团聚的内容变了,但讲究“和”“合”的传统文化基因并没有改变。

不论是一些特殊行业和岗位春节期间没有假期,还是孩子还小避免旅途奔波,抑或让老人们体验一段截然不同的过年生活,“反向过年”既有“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也有主动为之的“求新求变”。血缘、伦理和情感汇聚而成的强大磁场,驱动一家人在春节“在一起”;至于在哪儿团圆,对地点不应该苛求。毕竟,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和“反向过年”类似,有些家庭选择集体到外地旅游过年,让团圆变得别有一番滋味。

春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有助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新年俗,“反向过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吃什么或许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和谁在一起吃却变得重要起来;合家团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犹如润滑剂和黏合剂,让忙碌一年的人们得到身心的休养与调试;待休整好之后,朝着新的目标再出发。

正如一面硬币的两面,悲观者只看到“反向过年”无奈的一面,乐观者却可以看到其积极的另一面。居大不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意愿、有能力接纳父母来大城市过年,说明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善和优化了生存生态,实现了城市融入,不再为父母来了“怎么办”“住哪儿”乃至增加经济开支而发愁。房子更大、收入更高、前景更好,年轻人扎根城市的基础越来越牢固。“反向过年”也可以加深老人们对城市的了解和对年轻人的理解,让老人们有机会走进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哪怕旅途辛苦一些,老人们也觉得值得,痛并快乐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同样可以成为团圆的地方。为了迎合“反向过年”的时代潮流,不少城市也拿出真心实意,鼓励市民留在城市过年、欢迎老人们来城市“反向过年”;开放公共空间、提供优惠政策、发放多种福利,对“反向过年”的接纳和认同,不仅彰显了城市的格局与胸怀,也有助于让城市更有活力。

关键词: 可以实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