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滚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从荧屏走到线下 上图十一部馆藏典籍露真容
(资料图片)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月17日报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如何让今天的读者走进古老的典籍,感悟经典的魅力?1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上海图书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亮相上海图书馆东馆一号展厅。
此次展览以央视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基础,围绕着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尚书》《史记》《论语》《天工开物》《本草纲本》《楚辞》等十一部耳熟能详的典籍展开,通过生动的现场展示让节目中的场景从荧幕走进现实,使得读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源起与流转。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展厅陈设结合典籍与节目情景设计移步换景,从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书房,到《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举办的农学堂;从救死扶伤的李时珍开设的医馆,到孙武归隐之处的兵器架……在这里,不仅能现场一睹上海图书馆珍藏的经典典籍真容,还能步入这些典籍相关的历史场景,感受中华典籍的源远流长。
上海图书馆更是从珍贵馆藏中精选有代表性的典籍展出。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1662年《论语》 拉丁文译本,是徐家汇藏书楼最为珍贵的善本藏书之一 ——残本《中国智慧》,这本书是意大利耶稣会士殷铎泽与葡萄牙耶稣会士郭纳爵合作,将部分《论语》和《大学》翻译成拉丁文,取名《中国智慧》,开中国典籍西译之先河。此部拉丁文《论语》翻译的是《论语》前十篇《上论》的内容,为海内孤本,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三千多年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裁,是中国史学史、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历代许多学者曾为《史记》作注,其中以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最为著名,合刻的“三家注”本现存以南宋建安黄善夫刻本为最早。此次展览展出的《史记》一百三十卷(存一卷:八)正是宋黄善夫刻本。
而展览展出的《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张鼎思江西刻本。《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参阅八百余种古代文献,历时二十七年编成的医药学典籍,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与经验。该书版本以明万历年间胡承龙金陵刻本为最早,又有江西本、杭州本、合肥本三系统,被称为“一祖三宗”。此次展出的版本为江西本系统中的最早版本,亦为首部官刻本。
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展览现场再次焕发新的光彩。
“本次特展以上图馆藏典籍为核心,以直观化、可视化、故事化的表达让‘典籍活起来’,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的人爱上典籍、阅读更多的经典。”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说。
“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将持续至2023年3月20日。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