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上海法院5年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4202起,总标的额逾920亿
东方网9月13日消息:今天(13日)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白皮书(2017-2021)》,并首次发布《上海涉外商事审判域外法查明白皮书(2015-2021)》及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17至2021年五年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二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4202 件,审结4294件,总标的额达920余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大标的额案件收案数量稳定。结案方式仍以判决为主,但调解、撤诉比例有较大提高,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成效日趋明显。
从收案类型上看,上海法院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收案数量占前三位的类型为借款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股权转让纠纷,占40.33%,其他相对较多案件类型为服务合同纠纷、合伙合同纠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可以看出,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中涉及公司融资、对外交易、股权结构等传统纠纷案件数仍占较大比重,但案由呈现多样化趋势。
【资料图】
从案件所涉国别和地区来看,涉外商事案件共2989起,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半数涉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传统贸易伙伴国。涉港澳台案件共1213起,其中涉香港特别行政区当事人案件最多,共731件;涉台湾地区当事人案件次之,共448件;涉澳门特别行政区当事人案件34件。
五年来,上海法院及时、公正审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案件,明晰商事裁判规则,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如大成产业气体株式会社等诉普莱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纠纷案,系上海法院审结的首例当事人约定由外国仲裁机构在上海仲裁的仲裁协议效力确认案件,将对我国仲裁法修订中仲裁机构的界定、仲裁裁决的籍属立法等方面提供借鉴。
总体而言,数据反映出上海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当事人司法需求逐年上升,商事交易秩序较为稳定,市场规则以及法律解决争端的可预期性较明晰,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逐步显现,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市场主体参与度广,案件类型全面多样,显示市场主体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投资、贸易活动;二是经济形态新颖性高,交易模式日益精细,涉及高新技术、网络科技、投资咨询等多个产业,也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不同贸易类型;三是投资者保护需求强,公司治理问题凸显,涉及公司权益及股东权益纷争的新类型投资案件及因投资企业内部治理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增多。
本次发布会上,上海高院首次发布《上海涉外商事审判域外法查明白皮书(2015-2021)》及典型案例,对七年间上海法院域外法查明情况及相关机制建设成效等进行了梳理。
2015年以来,上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域外法查明案件总体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案由分布广泛,查明法律趋于精细化和复杂化,反映出涉外、涉港澳台商事主体对上海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全面参与,在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适用域外法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
二是查明途径拓宽,查明方式体现合作性与多元化,实践中既有法官当庭利用互联网平台查询域外法的方式,也有当事人根据公开出版法律学术书籍及本国已生效裁判文书等合理途径提供域外法律的方式。
三是查明主体法定,当事人提供与法院查明相结合,上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域外法查明,按途径可细分为当事人直接查明、当事人委托专家查明、法院委托专家查明和法官直接查明等。
四是查明结果多样,成文法和域外判例等均有体现,从查明案例抽样选取的调研样本显示,对域外成文法查明需求占比68.1%;对判例查明需求占比25.23%,讼费承担、仲裁等程序性事项查明占比4.7%;对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查明,占比1.97%。
五是查明人员专业,专家及服务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当双方当事人对域外法理解不一时,法院委托域外法查明专家以专家意见书的方式,补充查明域外法律,为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准确适用法律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21年底,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已接受上海法院委托查明的案例逾20起。
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上海法院对域外法查明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促进域外法查明专业化。如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外国法查明专项合作机制、修改完善《涉外商事审判程序指引》,对域外法查明途径、审查认定步骤等作出明确规定,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制定《外国法查明合作机制操作指引》,明确域外法委托查明程序,探索完善域外法不能查明标准,充分保障当事人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权利。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继续努力推动域外法查明在涉外、涉港澳台司法审判中的针对性和基础性作用,增强司法裁判的国际公信力,全面服务涉外法治新格局。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