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新:上海教师义无反顾两次进藏,雪域四年他经历了什么?|庆祝第38个教师节
2018年8月5日,张斌琦作为第三批“组团式”援藏教师的一员,正式踏上雪域高原。 而一年后,刚刚返沪的他又毅然第二次踏上援藏支教的旅程,留任三年。
一直以来,援藏支教都是张斌琦的梦想。四年时间仿佛弹指间,回想起来,第一次报名援藏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四年来,每每教师节,他总能收获沪藏两地孩子的无数感谢,而张斌琦内心则感谢着家人无条件的支持,让他多年的理想得以照进现实。一次援藏行,终身援藏情。倾情三尺讲台,张斌琦把爱和希望播撒在雪域高原。
(资料图)
“我要在那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张斌琦对西藏最初的感知来源于书本,神秘、美丽、高海拔的风貌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结婚前,他就同爱人约定,倘若未来条件允许,就去援藏支教。幸运的是,他所就职的上海市铜川学校具有浓厚的支教情结,党支部书记益永钢和校长夏时勇先后前往云南和西藏亚东支教,出色完成任务。两位前辈的引领和鼓励,让他拥有了将多年理想付诸实践的可能。
不过在和家里长辈沟通时,张斌琦却遇到了困难,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度让老人放心不下。为了说服长辈,他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场“家庭矛盾”。然而,距离进藏只剩最后一个月时,儿子突发疾病,住院手术;丈母娘又被查出甲状腺癌,面临开刀和化疗。一边是即将圆梦的期盼,另一边是对家人的不舍和担忧。好几个夜晚他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该怎么选择?我要走吗?还是留下?”妻子看出了他的犹豫,为了支持张斌琦援藏支教,她愿意放下工作,全力照顾家庭。
2018年8月5日,张斌琦正式踏上雪域高原。初到学校,他还没从新鲜感中缓过劲儿来,严重的高原反应就袭击了他。呼吸不畅、睡眠质量下降,一系列生理的痛苦让他自感十分脆弱。初期反应后,心跳加速,早搏、高原性高血压等症状更令他不堪其扰。好在就医及时,加之高原反应尚在初期,只要定期服药和复诊,身体就能慢慢调整过来。
比之有药物辅助的高原反应,对家人的思念似乎更无以消解。“尤其是家人生病的时候,总有种鞭长莫及的无力。”张斌琦感慨道。好在如今网络发达,每日都能通过视频向家人问候,那真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了。他同妻子约定,等儿子再大一些时,就要教他写信,千里之外的书信颠簸至此,“那将是我缓解思念的良方。”
回望来路,张斌琦的援藏之路似乎充满了坎坷,但他从没后悔过,遇见“拦路虎”,越过就好。他的心中始终存在着更为强大的信念——“我要在那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老师,上海是什么样的?”
“张老师,上海的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作业多吗?”
在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张斌琦担任初一年级生物课老师和校办副主任,同时兼任初中乒乓社团顾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藏族学生对汉语理解有一定障碍,于是他就重新制作课件,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他经常开展公开课,与当地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一同撰写校本课程。张斌琦说:“我一直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当地教育有所帮助。”
和孩子们熟络起来后,张斌琦总会主动找他们聊天。渐渐地,他发现许多藏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是有一连串的问询。由此,张斌琦的心中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去上海看看。
2018年12月,“第十五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在上海举行。张斌琦决定依托这一赛事,让学生走出高原,走进上海。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反复草拟修改行程,终于在11月同另一位藏族老师带着5名优秀学生赴上海参加比赛。
在这个培养青少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大型赛事中,藏族学生不甘落后,参加了云桥梁承重、轻量座椅等多项。那几天,他们一同游览了外滩、城隍庙等地标建筑,还去探访了上海多所学校,和同龄人一起上课,参观实验室和水族馆。
一年的时间特别短暂,很多事似乎刚开了个头,又要临近尾声。张斌琦很想再留个三年,只是这样一来,他将有四年的时间无法照顾家庭,他又一次地陷入了两难境地。
“我要把援藏支教做大、做强”
2019年7月,张斌琦回到上海。还在读幼儿园大班的儿子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对我支教的行为感到很骄傲,”张斌琦说,“他经常说长大后要像我一样做老师。如果西藏的哥哥姐姐来了,还要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参观游览”。谈及此处,张斌琦显得有些欣慰。也是自那时起,他开始释怀了,也许作为父亲他无法时刻陪伴儿子,但张斌琦希望这种大爱精神能点滴感染孩子,激励他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休整两周后,张斌琦再次踏上旅程。登上大巴前,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一把抱住他,塞给他一幅画和模型车,那是前一天儿子亲手做的。
如果说第一年尚且存有对那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和企盼,那么这一次,他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要用饱满的工热情和扎实细致的工作,把援藏支教做好、做强。”这学期,他更加重视教学的广度和丰富度,组织了儿童福利院的捐赠活动,也在尝试提升藏族孩子们的编程知识。
有一次张斌琦从拉萨回到日喀则,火车上遇见一位曾教过的学生。他们一家人正要送姐姐去外地念一所很不错的大学。他只教过弟弟一个学期,可弟弟仍然上前兴奋地朝他打招呼,“他父母多次感谢我对孩子的教育,那个时刻,我真的感到很有成就感。”
“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张斌琦在西藏的工作虽然结束了,但他将援藏支教看作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援藏,人生充实而精彩。他始终牢记校长寄语他的十二字箴言——“有情怀,敢担当,善团结,肯实干”。
“援藏四年期间,我在深入了解雪域高原教育现状后,开展了教育科研、师徒带教、思政德育、信息化项目推进等活动,体会到了授人以渔的快乐。可以说,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张斌琦说。
岁月不居,初心不忘。不久前,张斌琦刚刚回到阔别四年的上海校园,他说自己既有归家的亲切感,也有些许近乡情怯的忐忑。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教师,自新学期以来,张斌琦也深刻感受到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对学校、教学等多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使他更加坚定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有情怀有理想的教师,不负新时代对人民教师的重托。
关键词: 义无反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