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递!东方快评丨职业陪诊背后,医院适老服务也须跟上
(资料图)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多和医疗系统智能化技术的广泛使用,老年人就诊困难逐渐加剧。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18.70%,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5.44%。同时,医院科室分类不断细致化,挂号缴费等程序逐步网络化,老年人在就医时通常需要他人全程解释和协助。在老人的子女或其他家人工作繁忙或难以脱身时,职业陪诊可解燃眉之急。(7月9日 光明日报)
职业陪诊员的产生,顺应了市场需求,利于助患就医,但医院适老服务也须跟上。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看病就医有三大难: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现在又增加了一大难:不会用。医院里不管是挂号缴费、取药还是拿报告,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对年轻人来说肯定更便利,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却增加了难度。不会用健康码,不会网上挂号,不会使用自助机等等。这让不少独自就医的老人手足无措,看病成为老年人最发愁的事。
去年6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便利老年人就医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积极推行入出院“一站式”服务,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等。了解老人所需,在医疗机构中推动友善的管理、友善的服务、友善的文化、友善的环境,便利老年人看病就医,应是医护人员最好的尊老行动。
应把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摆上医院的议事日程。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需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如现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检查结果等服务,要有人工服务窗口,不能让老年人因为智能技术的运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
要积极开展志愿者或专业护理人员全程陪同的助老就医服务,在挂号、化验、缴费、取药等看病的各个环节中提供指导和帮助,让老年人看病不再难。如湘雅医院的退休职工穿上红马甲成为志愿者,帮助老年患者便利就医,他们既发挥了余热,又提高了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各地借鉴。
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以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互联网+护理服务”和延续护理,可让高龄老人、卧床不起的肿瘤患者、康复患者等绝对刚需人群,在家就可得到上门护理服务。特别是医院提供延续护理服务,既极大地方便了老年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照护质量、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医院也可借鉴韩国首尔的经验,推出“安心就医”服务。市民就医前可以通过电话申请,在办理挂号、缴费、住院和出院等手续时享受专业陪同服务。提供服务的人员需要经过专门机构的筛选和审核,较高的人员专业性可保障陪诊行业的有序发展和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关键权益。
有一份名为“空巢父母看病”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生病时,有7成是自己去医院。这意味着未来的医疗服务必须要更好地瞄准老年人的现实需求,适应老年人的状况,体现对老人身心特点的细腻关照和人文关怀。只有更加适应老年人,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