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讯:东方快评丨跟帖评论需实名,网络监管"打补丁"
【资料图】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6月18日人民网)
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上述《征求意见稿》明确,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数字化时代,网络“围观”是民意,也是力量。跟帖评论是网民“围观”新闻事件的重要方式,并以突出的广泛性、多元性、互动性,深受网民欢迎。每当有热点新闻,跟帖评论人次少则成千上万,多则数十万之巨,对许多新闻事件的走向有着不容忽视的舆论影响。
不必讳言,长期以来,一些网络平台的评论区并不“太平”,乱象从生,沦为监管盲区。由于可不经注册或以虚拟身份注册,许多网民跟帖评论口无遮拦,有害信息满天飞,严重破坏舆论生态,成为网络空间重要“污染源”,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早在2016年6月,国家网信办就对此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清理跟帖评论中违反“九不准”、触犯“七条底线”的违法违规有害信息,净化跟帖评论空间。2017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实施《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和应尽义务,推动跟帖评论监管规范化。
上述《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内容,明确“实名注册”原则,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依法应当认证用户真实身份,并对跟帖内容呈现结果负总责,意味着在防范和抵制不良信息上,平台与信息发布者形成了更紧密的责任共同体,进一步压实平台无以推卸的关键责任。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还将安全评估作为上线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必要条件,升级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这些举措,极具必要性、针对性,是网络监管法制化的“打补丁”之举。
跟帖评论是网络平台的重要功能,是网络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效约束、规范跟帖评论,实行“实名注册”、倡导“阳光跟帖”,形成有害跟帖“人人喊打”舆论氛围,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有助于网络空间充盈朗朗清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