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基层 月浦退役军人战“役”展风采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重大战“疫”中,月浦的退役军人们舍小家为大家,践行“越是危险越向前”的誓言,诠释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品质。今天,来说说月浦镇新月丽苑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故事。
大力士“钱多多”的简版行军床
月浦镇资产公司90后员工钱金晓平,是一名世博兵,曾参与2010年世博会维稳安保任务。3月26日晚上22点,他刚从居住社区结束当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正准备短暂休息调整。3月27日凌晨2点,他接到镇防疫办招募组建防疫突击队的电话通知,二话没说收拾生活用品,半小时后奔赴封控小区新月丽苑执行突击队任务,“若有战,召必回,哪里危险我就去哪里”。今天是突击队战疫的第18天,每当医护人员准备到封控楼栋阳性病例家中上门为密接者进行核酸采样,每一次他都主动请缨当医助,陪同医护人员进入封控楼栋,负责现场扫码和辅助工作。在空余时间,这位小区新来的“快递小哥”骑行人力三轮车,源源不断地其他配送队员将市民生活物资配送到家。他很快融入社区,大家都昵称他“钱多多”。
新月丽苑防疫指挥部所在办公场所是物业一栋进门小楼。房间空置了一段时间,哪怕戴着口罩,也能明显闻到风油精味。风油精、泡面……这是他们熬夜提神的常备品,若干间约10平方米的办公和住宿小间里,房间里堆放着防疫物资,旁边“藏着”2-3张行军床。由于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经常会有深夜紧急任务,钱金晓平笑着自己体重有点大,有时累了,他在折叠床上坐着坐着就睡着了。一摞黄色的被褥和横放在墙边的折叠床特别眨眼。配备的行军床是简易版,身体需要蜷缩睡觉,有时他选择打地铺。由于物业房间控制多年,房间湿气较大,他开玩笑说比野战条件好太多了。有志愿者幽默打趣道:“多多,你这床行军被是小黄鸭。”多多笑了笑,“冲鸭冲鸭”。
炮弹装填手变身成核酸检测路线设计师
潘东华,80后党员,曾经在福建省军区某团服役两年,练就了装填炮弹的硬功夫,退伍后来到了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工作,在生产运行室工作。他是一位几乎每天在战疫一线服务近十四个小时的“社区超人”。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他担任现场点位指挥,指挥调度能力强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核酸检测点设置在小区的中心小广场,占地不大,他配合居委合理安排工位,模拟核酸检测时设置3个点位3支队伍,后来根据实测情况复盘改为2个点位2支队伍,确保所有楼栋单向流动,检测速度和安全性更加科学。在指挥过程中,他左手拿着电喇叭,右手拿着对讲机,精心调度各楼栋居民下楼等候,楼栋扫楼组志愿者都十分给力,由于调度有方,现场始终保持良好的秩序和安全间距。由于小区居民数较多,每次全员核酸检测需要5个小时左右,他全程组织指挥,扯着嗓子叫,几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嗓子眼直冒烟,但是全然不顾。
下午一点,忙碌了大半天,潘东华才有空坐下来查看手机微信,吃上午饭。老婆发来的女儿的语音,“爸爸加油,早点回家”。每天6点起床,晚上很多时候10点才能回家,全家人对他的志愿者身份都十分支持和理解,希望他工作时能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由于担心自己在外接触的人多,家里两室空间有限,他就独自睡在客厅沙发,进门前消杀好几回。推门看了看进入梦乡的爱人和女儿,这个不怕流汗流血的堂堂七尺男儿眼角竟有些湿润。
“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只要组织需要,我时刻准备着。”每天睡前,他说他喜欢听老歌《驼铃》,“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山叠嶂水纵横,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想起部队的服役时光,听着循环播放的歌谣,他说一切付出都值得。
“从军营到基层,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多次担任镇抗疫突击队负责人、镇人武部部长徐玉彬已经在战疫一线忙碌驻扎了近一个月,他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昨天他写了一首打油诗,“曾是一个兵,本色没有变。抗疫是骨干,迷彩更鲜艳。”
在徐部长的统筹调度下,志愿者周海涛和冯万地负责垃圾分类处置和消杀,周金兴负责志愿者防护培训和检查,董德武、沈黎峰负责秩序组织和物资配送。为了让阳性病人爱心转运,居委书记苏燕带着退役军人志愿者们深入病患家中,帮她们打理好行李护送上了接送大巴,对房间进行了清洁消杀。装潢工人因为封控没有准备生活物资,居委干部家里吃的给到他们,他们十分感动,“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儿”。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许许多多这样的退役军人不畏艰辛、冒着风险,努力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为疫情防控肩负起责任与担当。这是月浦新月丽苑的故事,一支有战斗力的执行铁军,一群勇敢担当的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