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以疫苗接种服务下沉筑牢“老年防线”
截至4月9日12时,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累计接种889.6万剂新冠疫苗,接种340.92万人,其中244.47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接种的老年人中最年长者为107岁。为了帮助更多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全市各区都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科普宣传、答疑解惑、派出疫苗接种小分队、开出移动疫苗接种车、开设临时接种点……一系列便民暖心举措,帮助老年人群体筑牢免疫屏障。(4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钟南山院士指出,通过实验室对疫苗免疫源性的分析,就观察抗体的产生以及细胞免疫的能力,两针灭活疫苗接种以后,再加混打第三针,抗体水平活性都比三针灭活的高,预防重症高达97.3%。也正是这样,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进行全民疫苗接种是实现全民免疫的关键手段。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2年4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亿8946.3万剂次。但截至4月5日,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亿4322.6万人,这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完成第三针的加强注射,这其中尤以老年群体居多。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29日,全国还有五千万60岁以上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的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这个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给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传染性的增强,都迫切要求在疫苗接种方面做到应接尽接,不应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从保护个体和群体的生命健康出发,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年轻人和儿童,尤其是病死率,有的国家超过了10%。各国统计的全球新冠患者死亡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老年人。从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没有接种疫苗。
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率提升缓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对疫苗风险性的担忧,慢性病所带来的顾虑,除此就是行动不便等所造成的想接而未接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改变公共服务方式,由坐等上门向下行服务转变,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采取更多元、人性的方式。比如,针对老年人心中的疑虑进行专业的解释,对慢性病是否带来健康影响,要通过相应的检查作出研判,对出行不便者更要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了各种特殊性需求才能让接种率真正得到提升。
事实胜于雄辩。北京市老年群体庞大,数量众多,老龄化现象特别突出,做好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意义重大。在实践中采取科普宣传、答疑解惑、派出疫苗接种小分队、开出移动疫苗接种车、开设临时接种点……这一系列便民暖心的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应有之义,又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参照。
关键词: 疫苗接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