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电动车头盔强制性国标亟需出台
2020年以来,全国推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督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头盔。记者发现,骑车人佩戴的头盔虽然外形差不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在相关销售市场及网购平台上,头盔价格天差地别,最便宜的仅需3.9元,贵的数百元。记者购买了两款价格分别为40元和170元的头盔,进行1.5米高度西瓜“戴头盔”坠地试验。试验中,第二款头盔“保护”下的西瓜没有破损,第一款头盔“保护”下的西瓜直接裂成两半。(3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事实上,这两年多地对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和试验。如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依据地方团体标准进行的一次测试中,10款头盔有4款不耐摔、6款约束绑带不牢靠;南京市消费者协会依据地方行业协会团体标准进行的一次试验中,50款头盔有30款存在耐穿刺性能缺陷。不同价位的头盔,其抗撞击性能、耐穿刺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别。更让人忧心的是,根据有关调研,市场上超七成电动自行车头盔存在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质量较好的头盔主要采用优质ABS材料作为壳体原材料,市场价约为二万元/吨。吸收碰撞能量不过关的头盔可能使用了劣质的回收塑料,成本在五六千元/吨,两者之间至少相差四倍。而优劣缓冲层材料的价差也至少在2至3倍。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劣质的壳体和缓冲层,甚至有很多不使用缓冲层。从媒体调查看,大多数骑车人的头盔价格在20元至40元,这些廉价头盔均无发泡材料缓冲层。
如此廉价低质的头盔,显然难以保障骑车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在谴责那些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利欲熏心时,更应关心如何监管电动自行车头盔的质量问题。随着“一盔一带”行动展开,电动自行车头盔需求量猛增,头盔生产企业也在猛增,但直至目前,电动自行车头盔生产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这就难免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价格越来越低,生产标准也随之降低,导致大量劣质头盔流入市场。
在国家标准缺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做了积极探索,如浙江乐清、广东深圳等地出台了相关团体标准,但这些标准不具有强制力,无法全面规范行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强制标准,企业以“防护头盔”等名义生产低质量的头盔就很难被有关部门查处。一些企业按摩托车B类头盔生产的、具有3C认证的头盔则因成本高、价格高,不易被市场接受。因此,应加快电动自行车头盔国家强制标准的出台,对生产企业形成有力的引导和规制。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组织完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等5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制和征求意见工作,期待尽快发布实施。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把质量关,加大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不给劣质头盔以生产、流通空间;深化“一盔一带”宣传,引导公众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选购正规头盔产品,使之真正成为“安全守护神”。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