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日本"护台",只是对"工具"的维护性投资
3月11日是日本“311”地震11周年纪念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脸书账户上转发了日本的纪念影片,并写道:肝胆相照,赤诚以待,台湾和日本是真心支持彼此的好朋友。
看着蔡英文的话语,有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感。古往今来,日本与台湾“真心支持彼此”过吗?
在日本眼里,台湾永远是一块看着流口水的肥肉。日本“明治维新”前,还是中国的学生,那时候的台湾满山坡的水鹿,盛产鹿皮,福建商人到台湾少数民族那里收购再转卖日本,变成了日本武士的斗篷。台湾是东亚海路的中转站,所以发生了日本海盗横田弥兵卫劫持荷兰总督的笑话。“明治维新”后,日本称霸的野心也跃跃欲试,遂有了先台湾后朝鲜再中国大陆的强盗路径图。1874年,日本以台湾少数民族杀害琉球船民为借口,组织兵力侵略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牡丹社事件是日本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侵略中国,也是侵略中国的开端。五年后,日本正式吞并了琉球。这个时候日本突然发现,台湾不仅是日本的南部屏障,而且更象一个通往客厅的屏风。打开这个屏风,台湾有日本需要的适合蒸汽机用的动力煤矿,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扼守通往南洋的航道。20年后的“甲午战争”,日本终于把台湾收入囊中,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军队登陆台湾后,用10年时间镇压汉族人的反抗,又用10年时间征服了台湾少数民族,50万台湾人的头颅成为殖民者的祭品。日本殖民台湾50年,台湾人从来就没有享受过日本人的待遇,“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日本只把台湾作为一个补给基地,直到太平洋战争日本占领菲律宾,才把一些原材料加工放到台湾。日本没有给台湾留下完备的工业体系,从南到北最显眼的就是各个糖厂的烟囱,把嘉南平原的甘蔗变成日本人餐桌上的白糖。
太平洋战争后,台湾回归祖国,后又因内战与大陆分离。1972年,美国“越顶外交”后,日本即拋弃蒋介石当局与大陆建交。近年来,日本出于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恐惧,支持“台独”“以台制华”的“遏中”战略渐出水面。无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周边有事”,还是现在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都是企图以阻止两岸统一而迟滞中国强大。在日本的“遏华”战略中,台湾只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当日本追随美国阻止中国两岸统一的时候,台湾对日本是有“工具”价值的,当中国的统一势不可挡即将到来的时候,台湾就失去“工具”价值,甚至会成为日本讨好中国的价码。
日本现在对坚持“台独”路线的民进党蔡英文的支持,就是基于对“工具”的维护性投资。民进党蔡英文“抗中保台”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对它进行维护性保养,不能让它自我崩溃。2021年,岛内发生新冠疫苗危机,民众对民进党自誉“抗疫优等生”,但却“无苗可打”极度不满,导致蔡英文民调直线下降。值此关头,日本宣布向台湾捐赠100多万支国内无人愿打的AZ疫苗,救了蔡英文的急,就是一种“维护”性投入。
当然,民进党当局与日本还是有默契的。对日本来讲,现在还有对台湾的殖民地回想,有主子般的感觉,心底里视台湾为己物。对民进党当局来讲,早期的“台独”都是在日本成长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殖民地时代的“皇民”,现在的“台独”份子中如蔡英文、苏贞昌都是当年“皇民”的后代,他们对日本有一种天然的奴性。日本要“遏中”,民进党当局要“脱中”闹“台独”,战略有一致的地方。大家相互利用,心知肚明,也就是“肝胆相照,赤诚以待”啦。
然而,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个必然,不以日本的意志为转移,更不是任何外力可以阻挡的。现在日本一些政客赤裸裸地支持“台独”,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统一的焦虑,是中国统一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外部阻力之一,民进党蔡英文妄想利用这种阻力来为“台独”加油,它的结果必然是让“台独”更早地走向末路。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