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见“大白”,学生、家长、教师怎么做?

来源:东方网 2022-03-10 15:20:30

疫情多点散发,学子们也许会遇见“大白”,也许会面临隔离管控、隔离封控。随着生活学习状态的变化,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教师和家长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积极应对、平稳度过呢?温馨提示疫路心防“三件套”、呵护心灵“五还要”。

学生篇

小A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去美术教室上课,班主任却突然通知同学们做好准备,一会儿要排队做核酸检测。尽管老师安抚大家这是疫情防控的正常程序,可是面对校园里突然出现的“大白”,小A还是感到有些紧张害怕。测完核酸,小A被通知需要居家学习两天。回到家的他更迷茫了,这两天自己在家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心慌慌”?莫慌!用好疫路心防“三件套”!

觉察自我状态

面对突发情况,当觉察到自己产生紧张、害怕、慌乱等状态时,请告诉自己“我有些紧张,这很正常,很多同学都这样”。可以通过深呼吸、放空、积极的自我对话等方式进行调节,让自己在有意识的调试中变得“淡定”。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绘画等方式让自己慢慢地放松下来。

调节规律生活

面对生活变化,可以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相对稳定、规律的生活作息,就能更多地体会到掌控感和安全感。温馨提示,请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寻找伙伴支持

面对交往需求,可以和亲人、老师、朋友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言语的温度在彼此间传递,相互温暖;也可以约定一起做一些事情,彼此陪伴、相互支持。

教师篇

嘉老师突然收到了学生发来的信息:“老师,我们小区被隔离了,明天我不能来上学了,爸爸妈妈也很着急,我好担心,万一隔离几天学习落下了怎么办,而且见不到好朋友了感觉有点孤单”。面对学生的担忧,作为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导师,如何让孩子更安心呢?家校携手,呵护心灵“五还要”。

要正视疫情,稳定情绪

面对疫情,学生难免会焦虑与不安,这也是人在面对变化时的正常反应。在理解和接纳学生当下情绪的基础上,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曾经做什么时,会感觉比较放松。当学生去思考能让自己放松的行为时,内在自我调适的机能就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焦虑程度,逐渐稳定情绪状态。也可以组织班级同学主动关心被隔离在家的伙伴,以视频或电话、短信等方式表达关心,交流学习,隔屏不隔爱,帮助学生保持与班级的联结。

要静观当下,积极应对

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当下突发情况给自己带来的另一面,比如居家学习是考验和锻炼自己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好时机,和爸爸妈妈一起居家隔离也是增进亲子沟通的好机会等。从积极的一面思考当下是应对挫折与困境的能力体现;另一方面可以联系家长,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支持者,鼓励并帮助孩子一起寻找“疫境”中的积极面。

家长篇

这两天,孩子总问我一些问题。 “妈妈,为什么我们约好周末的饭店聚餐不去了?”“同学有居家学习的,难道感染了?”“我在学校看见‘大白’了,疫情什么状况呀?”“你们大人总盯着手机聊什么隔离、核酸检测?”……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了孩子心里的不安。作为家长,可以怎么安抚孩子呢?

要适度关注,转移注意

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每一个信息的处理都消耗着心理资源。如果过度关注某些特定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会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已经消耗了孩子一部分心理资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并指导孩子适度关注官方的疫情信息,转移注意力去看一些其他的内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要关注情绪,倾听接纳

作为孩子最有力的支持者和保护者,家长自身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安抚孩子当下的焦虑情绪,也为孩子面对和处理突发情况做出好的榜样与示范。同时,需要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状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需求。比如孩子可能会因为居家学习而焦躁不安,此时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宽慰是非常重要的。

要规律生活,适应变化

疫情防控阶段,家庭生活情况的变化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紧张与不安。家长要在适应变化中,创设规律作息的生活环境,维持孩子内在的稳定感和掌控感,减少不适感,适应当下生活。

特殊时期,如果你有需要,可以拨打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

(来源:嘉定教育)

关键词: 如果遇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