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封闭了,看病怎么办?这群基层工作者共克时艰守健康
3月6日,在宝山张庙街道的泗塘某村实行封闭管控的第三天,街道就收到了居民送来的一面锦旗“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为民解忧可爱暖心人”。这是小区居民群众对封控一线工作者的最高褒奖。
志愿者充当“临时护工”
在小区封控期间,家住57弄某号的一户居民遇到了难题:老两口都80多岁了,行动不方便。家属不住在一起,平时家里都请了专业的护理人员上、下午上门来看护。老两口日常吃的药品,也都是由家属去医院配好,每天由护理人员帮助分配喂食。
在小区封闭后,护理人员无法进入小区,老两口在吃药问题上犯了难。此时,进驻小区的志愿者郝磊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担当起了为老人分药的工作。他将老人家中的药品拿到小区门口,拿着药,让家属隔空协助分配好,再按不同时间段写好标签,送回老人家中。
家属为老人聘请的护理人员虽然进不来小区,志愿者却解决了老人的吃药难问题。老人家属非常感动,当即表示要给志愿者转账表示感谢,但是郝磊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私车公用”为居民配药
封控小区有居民1万余人,老弱病残孕等群体较多,除了最基本的看病就诊外,还有慢性病、重大病等特殊医疗需求。小区封控管理后,街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场内场外齐发力,街道和医疗保障组第一时间制定方案,主动与相关医院对接协调,开辟绿色购药通道。由志愿者每日收集居民需求明细,医疗保障组针对各项需求审核预判,对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仁和医院供给的,迅速提供保障;对确需定点外出配药的,对接街道外场志愿者,全力满足居民的用药需求。
3月7日上午,社区接到居民求助,封控小区内一居民身患癌症,因其需定期要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配药,并需打针治疗,且只能每周二下午配到药品,居民十分着急。接到场内求助信息后,街道场外志愿者拿到居民的医保卡后,第一时间驾驶私家车赶往第十人民医院为居民配药,当天下午4点左右送到居民家中。一小时以后,医疗保障组医生上门核对药品属性后,按规程完成了为患者打针服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的行为,受到居民群众交口称赞。
场内场外齐发力
在封控这个“主战场”外,张庙街道城运中心正在满负荷高速运转。小区封控管理以来的首个双休日,街道热线平台接到上级平台派来的工单量达到近90件,是平时双休日的4倍,且全部是涉及该社区疫情防控的工单,其中不乏一批紧急求助类工单!
3月6日(星期日)上午,家住封控小区的Y女士通过12345热线反映:其母亲与她同住,近期心力衰竭,极有可能这两天就需要抢救!区热线办明确指令要求,2小时内必须回复结案!
情况紧急,时间按分钟计算,怎么办?!城运中心首先加速流转流程,确保先行联系、在线派单、平台回复、回访跟进、结案上报等环环相扣、节奏紧凑。与此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从疫情防控大后方到一线指挥部,从业务部门到专业小组,从居民区书记到科室长乃至街道牵头领导,电话、手机,微信、语音……,穷尽方法和工具,不厌其烦,反复沟通、多方协调。参战的几位同志克服各自家务繁多等实际困难,满负荷投入高度紧张的工作中。因为她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目标:必须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最终,在街道、居民区和各个条线的协同努力下,街道城运中心赶在规定的2小时时限内完成工单结案。区里回访来电群众,其表示街道对她的诉求非常重视,有关科室部门领导、居民区书记、医疗保障组医生、志愿者和街道热线工作人员都很热心地给她打电话,帮她解答疑问、解决问题,对该紧急工单办理情况感到满意。
小区封控期间,有居民群众在家用手机悄悄为志愿者叫外卖,为他们加油鼓劲,为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工作人员赠送锦旗,表达百姓对开展封控工作的理解、支持。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