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各大美术馆好展纷至沓来 三国艺术家作品登陆OCAT上海馆

来源:东方网 2022-02-28 14:02:59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2月28日报道:伴随着沪上气温逐渐回升,中国佩恩恩、韩国朴庆根、奥地利拉瑞克3位艺术家的个人作品展上周末在位于苏河湾地区的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同时开展,展览将持续到5月8日。

进入展厅首先会看到的是朴庆根的全新创作“动·物”系列(2021)。这一系列作品试图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想像过程来拆解自我认知的形塑过程,以及重新审视人类在自然界的定位。作品《天国的阶梯》(2016)转而回到人类社会的语境,从更私人的角度,探索个人与他者、集体的关系如何受到社会体系、传统、流行文化等等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化和自我的迷失。早年的重要作品《清溪川的杂音》(2010)和《1.6秒》(2016)则从不同角度想象着人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展览“外骨骼”是奥地利艺术家奥利弗·拉瑞克(Oliver Laric)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并将首次呈现艺术家在2014年至2021年里创作完成的动画影像三部曲。

这三部影片的渐进过程,也同样可以被理解为动漫文化及其技术手段和可能性在一个更宏观框架中的衰落。伴随影片一同展出的是五件雕塑作品,由艺术家对博物馆馆藏雕塑进行3D扫描及摄影测量而创作,强调了拉瑞克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即所谓的“新”通常有关于既存事物的延续过程。

“外骨骼”在哲学意义上代表着内部与外部、生与死之间的门槛,亦在另一个层面上隐喻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边界。因此,这个词也指向了展览本身的制作过程,它强调了变化和流动的概念,以颠覆由人类定义的区别,如自然和文化。最终,展览发展出其特定的外部与内部形式,经由一个合作产生的“外骨骼”抵达其终点。

“佩恩恩|匹配池”展览标题既为艺术家佩恩恩最新作品的命名,也以期成为观看者洄游于艺术家自2015年以来数个创作情境时的全新线索。此次展览将通过三组作品,从“竞技场”和“舞厅”这两处具象的创作情境来梳理进而重新解读匹配概念。

“匹配”一词来自于经济学分支中的匹配理论,其曾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市场设计实践中,如劳动力市场及婚姻市场,以构造算法实现对等、稳定且有效的资源配置。但与此同时,在供给需求周期性波动的竞争市场中,以静态均衡为范式的匹配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比如对“同步博弈”这一变量的忽略。由此,承载流动性的“池”给予到“匹配”更具竞争性和具像化的平台环境,在此之中,存在着一种隐形的驱动力——既保持着水流流动以维持环境活性,又意欲搅动水流形成泛滥之势。

展览“匹配池”将整个空间划为三处互通的“分池”,递回式地显现此驱动力的形态、规则和成因。

关键词: 纷至沓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