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街镇级数字孪生城市什么样?浦东花木街道无“微”不“治”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2月22日报道:浦东花木街道是上海非常典型的超大型社区,亿元楼和10亿元楼宇较多,还集聚众多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共建筑。花木街道仅配备65个公务员、两个派出所,如何用很小的管理力量达到高效能治理的样板呢?“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2020年初,花木通过党建联建寻求上海社科院的支持,建设了上海第一个街镇级的数字孪生城市。
社区治理离不开数字治理的力量,数字孪生城市在保安全方面作用巨大。接到相关排查信息后,值班同志会第一时间登录数字孪生城市,将小区的精确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制定策略。通过数字孪生城市,可以精准查看每一栋楼和房屋对应的信息。
数字孪生城市系统可以对实有人口进行标签管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积累,已形成10大类573项标签。比如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在楼内的分布,通过这个标签,可以第一时间迅速组织骨干力量加入管理工作。
标签管理在街道日常工作中也有广泛运用。根据标签还可以清楚找到独居老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帮扶对象,给予特殊关爱。
数字孪生在发现安全隐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市委大排查的工作部署,花木开展了辖区内建筑物安全隐患和排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都通过扫码填表落到实处,进一步细分类别,根据隐患的轻重缓急落实责任人、时间表来推进整改。
“人民城市人民建”,花木一直倡导让老百姓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比如发动人民群众对安全隐患进行有奖举报,家风家训、云上报、电梯加装等事务,也会开放二维码给居民听取意见和建议。
数字孪生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幕上看到的房子、树、路灯、杆、广告牌、垃圾桶等,一共10大类10万多个附件都是与实体城市一一对应的,目前收集数据并更新维护各类公共设施信息。针对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更新维护机制,比如商铺信息需要频繁更新,花木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城管检查垃圾分类情况时顺便填码核实商户信息,每三天可以更新一遍。数据采集还在不断推进,花木街道现在正在完成6类地下管道三维地图建设。完成后可以把石油、天然气等危险管道穿越相聚的地方做系统性的风险提示,这就是数据采集量足够大之后将产生的城市治理正效应。
关键词: 花木街道












相关新闻